掌握你的營養基因,讓你食得健康

於2016年,香港有接近4成介乎18-64歲的成年人屬於超重或肥胖,當中包括20.7%的人士屬於肥胖。男性(48.2% )比女性(30.5% )較多屬超重或肥胖。55 – 64歲年齡組別的人士有最高的超重或肥胖比率( 49.4% )。另外,調查報告亦指出超過半數的受訪者於受訪前7天的身體活動水平並不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

肥胖問題在過去幾十年變得越來越普遍,主要原因包括
• 飲食習慣改變(多進食高能量食物、多肉少菜),以及
• 生活習慣改變(長時間坐著使用電腦/手提電話、外出多依賴交通工具,以致運動量大大減少)。

肥胖會增加許多慢性疾病的風險,包括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糖尿病、中風以及某些類型的癌症,包括大腸癌,乳癌及前列腺癌。

美國癌症研究所的世界癌症研究基金翻看了所有有關肥胖與癌症的關係的文獻,結果發現成年後的體重增長會增加患上大腸癌的風險。肥胖有30-66%較高風險患上大腸癌。
另外,當身高體重指標每上升5個單位,患上乳癌的風險便增加12% (更年期後每上升5個單位患上乳癌的風險更增至20-40%);更年期後腰圍較小的女性與更年期後腰圍較大的女性相比,患上乳癌的機會小39%。
除此之外,研究亦發現肥胖與晚期前列腺癌有正比的關係。當身高體重指標每上升5個單位,患上晚期前列腺癌的風險便增加9%。

15種癌症和慢性病與肥胖有關

全球每年因肥胖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死亡達340萬,成為僅次於吸煙的第二個可預防的致死性危險因素。
可能導致的癌症包括乳腺癌、結直腸癌、子宮癌、食道腺癌、膽囊癌、腎癌、肝癌、卵巢癌、胰腺癌、胃癌、甲狀腺癌、腦膜瘤和多發性骨髓瘤。
而最近一項報告指出,前列腺癌以及口腔、咽喉癌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肥胖的影響。除癌症外,可導致的慢性疾病包括: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睡眠窒息症、骨關節病、脂肪肝、抑鬱症、影響受孕等。


全球各地體重過重所致癌症比例

肥胖疾病可預防,從現在做起預防,從現在做起。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肥胖帶來的危害,並不斷尋找方法來進行減肥,而其中通過運動實現減肥的人群越來越多。比如步行、游泳、跑步、騎車等是較好的方式。
另外運動不僅是減肥的最佳方法,而且能顯著降低十幾種癌症的發病率,分別為食道癌(42%),肝癌(27%)、肺癌(23%)、腎癌(23%)、胃癌(22%)、子宮內膜癌(21%)、白血病(20%)、骨髓瘤(17%)、結腸癌(16%)、腦癌(13%)、直腸癌(13%)、膀胱癌(13%)、乳腺癌(10%)。

除此之外調節飲食結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法,但是減肥者經常面對這樣一個困惑
使用同樣的減肥方法,保持相差無幾的飲食習慣卻發現有人“閃電變瘦”,自己卻瘦的非常慢!

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很可能就是新陳代謝的速度太慢。新陳代謝是人體不斷用新物質代替舊物質的過程,如果新陳代謝速度快,人們每天吃的食物就能被高效地消化吸收,最後轉化成代謝廢物排出體外。與此同時,人體將食物消化分解時產生的能量,也能夠更多、更快地被用來供給人體生命活動,不會因熱量過剩而被身體轉為脂肪儲存起來。

『DNA+』營養基因測試能讓你放心食

那該如何讓新陳代謝保持高效呢?這就要瞭解個人的身體特質,因為身體特質不同,對食物營養吸收的也就各有不同,可以嘗試ApexHealth 『DNA+』營養基因測試

DNA+營養基因測試針對體形姿態、食物敏感度、維生素需求及運動指標等4大範疇,透過基因檢測,準確提供20個重要健康指標資訊的詳盡報告,讓你放心食,食的健康。
營養師會整合您的『DNA+』營養基因測試報告同飲食進度,詳細分析您的基因如何影響您的飲食及運動習慣,提供貼身設計的個人飲食餐單,為您提供最全面及個人化的飲食方案。

營養和運動指標檢測項目 (共20項)
體形姿態:肥胖風險、脂肪儲存、糖份攝取、脂肪攝取
膳食敏感度:碳水化合物、咖啡因、酒精、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維他命攝取需求:維他命 A、維他命 B6、維他命 B9、維他命 B12、維他命 C、維他命 D、維他命 E
運動指標:靜態基礎代謝率、綜合減重效果、運動量、運動效果

價錢: HKD 3850

了解更多

注:除了想減輕或控制體重的人士可以進行測試外,想瞭解基因如何影響其飲食營養和運動概況的人士、尋找簡單及健康有效的膳食指導及運動計畫的人士以及追求健康飲食及健康人生的人士都可以進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