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是源於錯誤對外界的物質而引起的免疫系統反應,可能會出現的症狀如口腫面腫,流鼻水、打噴嚏、鼻塞等、嘔吐等,當中的組織胺亦可能刺激免疫細胞,涉及發炎反應,導致皮膚血管充血腫脹,形成風疹,嚴重甚至會引發呼吸困難和血壓下降,導致性命危險。
過敏或會可透過遺傳傳給下一代,所以不容忽視,通常常見的過敏原包括:
急性敏感可利用特異性 IgE 血液檢測,測量血液中特定抗體的濃度。這些抗體可用作過敏敏感性的指標。而食物過敏測試另是一種食物敏感測試,可識別免疫球蛋白G(IgG)的抗體引起的的食物免疫反應。跟免疫球蛋白E (IgE)一型食物過敏有所分別而不可直接比較。IgE食物環境過敏反應一般屬於即時性反應,嚴重更可能威脅到生命,而 IgG食物敏感反應時間較長時間才會出現,濕疹是因免疫系統反應過度而引致。
如經常出現便秘、慢性腹瀉或濕疹發作,可以先作檢測了解您是否過敏以及對什麼過敏,了解身體發炎情况,當弄清哪些是受致敏原影響,日後就可避免接觸或進食,減少過敏反應。再配合正確的飲食指導及調節腸道微生物,在多管齊下改善過敏體質效果更好。
食物和環境過敏原測試 | 延遲性食物過敏測試 | 腸道菌核酸測試 |
---|---|---|
針對常見食物和環境過敏原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 (IgE)致敏反應 | 辨識從近日常飲食中,當前免疫球蛋白G (IgG)抗體水平 | 辨識常見腸道益生菌的相對豐度,了解你身體缺乏哪一種益生菌 |
食物或環境過敏可能會發展出威脅到生命的潛在過敏反應,其症狀會迅速發展,例如:
過敏性鼻炎
蕁麻疹或皮疹
哮喘
流鼻水、打噴嚏或鼻塞
瘙癢
| 食物過敏是一種不會變威脅到生命的疾病,但會出現延遲性過敏症狀,例如:
濕疹
腹痛
頭痛
肥胖
| 腸道微生物失衡可能與慢性症狀有關,例如:`
濕疹
腹瀉
便秘
肥胖
情緒問題 |
不少慢性疾病都已證實跟腸道細菌失衡有關,香港腸道微生物組學會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受訪者中超過6成慢性病患者有腸道失衡情况,研究指出濕疹患者因體內缺乏有助排毒的益生菌,當中會出現便秘、慢性腹瀉等問題。還有如牛皮癬、類風濕關節炎、腸易激綜合症、慢性腸炎等。
透過健康飲食,配合保健產品吸收一定程度的益生菌,有助身體排出毒素,改善因排毒問題造成的濕敏或腸胃問題。不少研究指出益生菌內含如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副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嗜酸性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等菌種都有調控免疫系統和加強抗炎成效,提高自身免疫力,能有效預防和減低濕敏復發的風險,令患者能避免痕癢、紅腫等皮膚問題。
有效舒緩各種過敏症狀,過敏體質人士應從多方面改善生活習慣,例如作息定時,保持充足的睡眠,切勿熬夜,亦應該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幫助排出體內毒素及代謝物。同時要注意自身及家居清潔,包括注意衣物清潔,減少細菌及濕氣殘留;
家居環境應保持乾爽通風,定期更換及清洗寢具,避免積聚皮屑與灰塵,減少家居中的塵蟎;必要時可使用抽濕及空氣清新機,幫助維持室內的濕度及淨化空氣中的懸浮粒子等。
食物過敏 vs食物不耐症, 來源: HK01
秋冬季節,注意呼吸道過敏疾病, 來源: BioMed
濕疹與腸道失衡有關?益生菌治療要對症下藥 驗糞便拆解腸道細菌基因檢測有何用?, 來源: 明報
塵蟎致哮喘濕疹 益纖菌減少過敏, 來源: hskgene
特稟體質-濕疹鼻敏感哮喘-3樣法寶減低病發機會, 來源: HK01
不少國家或地區因擔心疫情影響,先後調整入境措施,對旅客實施入境限制或新檢測措施。出發前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核酸檢測,登機時出示有效的陰性PCR檢測證明方可轉機或入境。傲士健康 ApexHealth 為你整理一些COVID-19核酸檢測的檢疫安排及入境條件,為你為旅程做好準備。
建議離港人士於出發前自行了解目的地官方最新公佈的港澳旅客入境前檢測要求。
濕疹是一種免疫系統失調的慢性皮膚疾病,又稱為「異位性皮膚炎」。但致敏原和細菌入侵身體會令免疫系統產生過敏反應,導致濕疹。
檢測了解您是否過敏以及對什麼過敏,了解身體發炎情况,避免接觸或進食,減少過敏反應。再配合正確的飲食指導及調節腸道微生物,在多管齊下改善過敏體質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