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溫暖潮濕的夏季,容易引起皮膚敏感,可能令人紅腫兼痕癢。皮膚病令人聞之色變,很多人擔心會傳染,亦有人不清楚致敏原,無從預防。令人長「一撻撻」紅疹的「風赧」是其中一種常見皮膚病,到底會不會傳染?跟飲食習慣有關嗎?
愈搔愈癢 避免留痕就要「忍忍手」
俗稱「風赧」的「蕁麻疹」是其中一種常見皮膚病,男女老幼都有機會患上,大多可自行消退,亦可能反覆出現。「蕁麻疹」分為急性和慢性,大多患者都屬急性,會出現帶紅、大小及形狀不一的浮腫疹塊,並愈搔愈癢,對小朋友而言更難以忍受。但它一般會在一天內自行消退,不留痕迹──除非你搔得太用力吧。如發作多於六星期,甚至幾個月至幾年都未痊癒,便屬於慢性蕁麻疹,帶來身心困擾。
但千萬不要因此掉以輕心!部分蕁麻疹患者受到致敏原影響會出現嘴唇、眼皮及整個面部腫脹、氣道及喉頭腫脹、腹痛、噁心和嘔吐,甚至呼吸困難,足以致命!這時候就要立即致電999召喚救護車。
連陽光都會過敏?致敏原千奇百怪
引發蕁麻疹的原因很多,通常由於我們身體對外界物質產生過敏反應。常有人以為生疹一定因為「食錯嘢」,但這只是其中一個可能,有更多你意想不到的過敏誘因。常見致敏原的例子有:
食物:牛奶、雞蛋、堅果、黃 豆、麥、蝦、蟹、貝殼類食品
藥物:水楊酸(亞士匹靈)、非類固醇止痛消炎藥、抗生素等
物質:植物、乳膠
昆蟲:蜜蜂、黃蜂、火蟻
寵物:毛髮、皮屑
較罕見:冷、熱、 陽光、花粉、灰塵、黴菌、膠
認清致敏原 防患於未然
患上蕁麻疹,如非出現最嚴重癥狀的話,最首要是找出發病誘因,避免再次接觸。要舒緩痕癢,可以用清涼的水洗澡,不要洗熱水澡,也可以搽外用熱痱水(Calamine lotion)或1%薄荷膏。穿鬆身衣褲,不配戴貼身飾物,也可減少痕癢。如久久未找出誘因,醫生或會建議患者抽血或進行皮膚測試以找出過敏原。ApexHealth 提供不同「IgE」過敏測試及「IgG」延遲性食物過敏測試,助你找出致敏根源,遠離過敏煩惱。
資料來源:
衞生署基層醫療統籌處:兒童健康攻略–蕁麻疹
英國National Health Service網頁
明報健康網:轉天氣周身痕 密密冲涼招過敏